6月14日,《“天府糧倉·百縣千片”建設行動方案(2024—2026年)》政策吹風會在四川新聞發(fā)布廳舉行。從現場獲悉,四川將按照“一二三四”的思路加快推進“天府糧倉·百縣千片”建設。
目標
全省糧食產量2025年達到730億斤
2030年達到750億斤
“一”指的是一個總體考慮:對標建設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目標任務,聚焦單產提升這個核心任務,以點帶面、點面結合,著力推動不同區(qū)域協(xié)調發(fā)展、不同作物協(xié)同增產、不同技術模式協(xié)作比拼,穩(wěn)步提高全省糧油產量和品質,增強綜合效益競爭力,為加快建設農業(yè)強省、全面推進鄉(xiāng)村振興提供強力支撐。
“二”指的是兩類建設目標:將突出主要作物、重點產區(qū)和特色優(yōu)勢,每年在115個縣(市、區(qū))布局建設1000個糧油千畝高產片,示范帶動大面積均衡增產。
為此,提出了兩類建設目標。第一個是千畝高產片的單產目標。2024—2026年,每個千畝高產片作物平均畝產每年高出本縣平均水平10%以上,其中小麥、馬鈴薯高出15%以上;油菜平均畝產高出本縣平均水平5%以上。第二個是全省糧食的總產目標。2024—2026年,全省糧食總產每年要增加5億斤以上,穩(wěn)妥有序推動“糧食產量2025年達到730億斤,2030年達到750億斤”這兩個更高水平“天府糧倉”建設階段性目標完成。
“三”指的是三大重點任務:突出點面結合、生產與經營結合,圍繞單產提升提出三個方面重點任務。
首先是全力推進千畝高產片建設,優(yōu)先在生產基礎好、主體積極性高、規(guī)模集中連片的區(qū)域開展高產片建設,鼓勵整鄉(xiāng)(鎮(zhèn))、整村推進。其次是開展百畝超高產技術攻關,整合各方優(yōu)勢資源,匯集農技、種子、植保、土肥、農機等領域力量,分作物組建超高產攻關團隊,最大限度挖掘作物超高產潛力。最后是鼓勵發(fā)展規(guī)模化生產經營,實行專家聯系指導、農技人員蹲點服務,鼓勵生產經營主體拓寬經營范圍,推動分散種植、粗放管理逐步向規(guī)模種植、集約化管理轉變。
“四”是指的四個工作要求:圍繞工作組織方式、技術推廣方式、生產經營方式,提出四個方面工作要求,即堅持科研推廣并重、堅持強化要素保障、堅持創(chuàng)新工作理念、堅持轉變發(fā)展方式。
日前印發(fā)的國家《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方案(2024—2030年)》提出,到2030年實現新增糧食產能千億斤以上。四川將如何落實這一行動方案?
據介紹,四川在“天府糧倉·百縣千片”建設行動的建設布局上,與國家《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方案(2024—2030年)》“鞏固提升口糧、主攻玉米大豆、兼顧薯類雜糧”的增產思路保持高度一致。接下來,四川將在穩(wěn)定糧食播面的基礎上,以“天府糧倉·百縣千片”建設為重要抓手,推進主要糧食作物高產技術入戶到田,大面積提高單產水平,進而實現不同作物協(xié)同增產,穩(wěn)步提升全省糧食穩(wěn)產保供能力。
提高種糧大戶補貼標準
成都平原區(qū)提高到100元/畝
丘陵山區(qū)提高到150元/畝
四川糧油生產已經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天府糧倉·百縣千片”建設行動啟動以后,四川將采取哪些政策以及舉措有效調動各方抓糧種糧積極性,提振糧食產業(yè)發(fā)展后勁?據介紹,四川將重點抓好兩個方面工作。
一方面,抓好政策保障。今年,四川提前下達了中央財政耕地地力保護補貼和稻谷補貼共計75.6億元,并積極組織面積核實和資金發(fā)放,盡快將補貼兌付到戶。在此基礎上,省級財政提高了種糧大戶補貼標準,成都平原區(qū)提高到100元/畝、增幅達11.1%,丘陵山區(qū)提高到150元/畝、增幅達50%,進一步增加規(guī)模種糧主體收益,預計全省補貼資金將超過8億元,比去年增加56%以上。同時,我省還將按照50元/畝的標準,落實省級配套資金近2.5億元,通過物化補助等方式,在21個市(州)、146個縣(市、區(qū))示范推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495萬畝。
另一方面,抓好機制創(chuàng)新。今年起,四川將開展全省糧油高產“三大競賽”,掀起比武爭先熱潮。
平均畝產200公斤以上
到2030年四川再生稻有收面積
將達到550萬畝
水稻是四川第一大糧食作物,再生稻是頭季水稻收割后稻樁上的休眠芽,萌發(fā)分蘗抽穗成熟的水稻。近幾年四川再生稻產量不斷提升,成為四川糧食產量的一個特色和亮點,這背后有什么“秘訣”?
據介紹,目前四川是全國再生稻生產第一大省,蓄留面積550萬畝左右,有收面積489.6萬畝,平均畝產131.2公斤,產量12.8億斤、占全年糧食總產的1.8%。
近期,四川按照“擴面積、提單產、增總產”的發(fā)展思路,提出了“到2025年,全省再生稻有收面積達到520萬畝,平均畝產150公斤;到2030年,有收面積達到550萬畝,平均畝產200公斤以上”的發(fā)展目標。
圍繞這一目標,四川主要考慮從做好科學規(guī)劃布局、做好專用品種選育和做好配套技術集成三個方面開展工作。
小春生產是奪取夏季糧油豐收的關鍵。今年以來,四川啟動“天府糧倉·百縣千片”建設,實施夏季糧油提單產創(chuàng)高產奪豐收攻堅行動,全力以赴打好“大戰(zhàn)紅五月”攻堅戰(zhàn)。今年小春生產形勢如何?
據介紹,“目前,全省小春收獲已經結束,豐收已經到手。”經過與統(tǒng)計、氣象等部門和有關專家分析研判,今年小春增產趨勢十分明顯,呈現“糧油作物全面增產,面積單產全面提高,主產地區(qū)全面增產”三個特點。
此外,農業(yè)科技工作者、種糧大戶代表在政策吹風會現場分享了如何科技成果落地轉化和種植經驗。